方得網 原創(chuàng)
在電動重卡全新領域,嘗試一個新品牌,用戶是否會有風險?這是許多觀望者的疑問。
當前,運價持續(xù)低迷、排放標準不斷升級,傳統(tǒng)燃油重卡用戶正面臨嚴峻的成本與政策壓力。當許多同行仍在國五、國六柴油車中艱難求生時,一批敢于“嘗鮮”的運輸人已悄然轉向新能源賽道。
零一重卡作為行業(yè)新銳品牌,其首批用戶的實際運營體驗究竟如何?車輛能否經受住高強度運輸考驗?用戶最關心的“回本”周期又有多長?帶著這些疑問,方得網在7月2日專訪了零一重卡首批用戶之一——山西煤炭運輸人任建維。
通過他的親身體驗,一探零一重卡性能的真實答卷。
敢于嘗鮮新品牌
在山西煤炭運輸行業(yè)摸爬滾打十余年的任建維,是位經驗豐富的“老車板”。從國三歐曼到國五德龍,他的運輸工具始終緊跟排放標準迭代。然而,去年底面臨換車節(jié)點時,他做出了一個讓不少同行意外的決定:跳過國六柴油車,直接選擇電動重卡。
“現(xiàn)在運價低得讓人喘不過氣,再開柴油車,怕是連本錢都要賠進去。”談及轉型初衷,任建維坦言對運營成本的高度敏感是首要考量。更深層的憂慮則指向政策風向:“國六車又能挺幾年?萬一很快又要求淘汰,這投資就打了水漂。”
選擇零一重卡,在任建維看來更像一場“恰逢其時”的相遇。當萌生換電動重卡的念頭后,他第一時間咨詢圈內行家,一家長期合作的服務站向他推薦了零一品牌。經過深入了解,零一獨特的“正向開發(fā)”平臺引起了他的高度興趣。
“大多數(shù)廠家只是做‘油改電’,把電池包硬塞到車架上。零一不一樣,他們徹底重構了底盤設計。”任建維特別提到其創(chuàng)新的“底置側掛電池”布局,“電池不是背在背上,而是巧妙集成在底盤兩側,這直接關系到車輛跑起來的穩(wěn)當勁兒。”零一核心團隊在業(yè)內的深厚資歷,也消除了他對新品牌可靠性的疑慮,“至少不用擔心被坑”。
最終,這些因素促使他下定決心,于去年11月購入一輛400度電的零一驚蟄純電動牽引車。
產品品質不負信賴
經過半年、每月上萬公里的高強度煤炭運輸錘煉(專跑山西至河北線路),任建維對零一重卡的可靠性給出了篤定的評價:“安全、省錢、服務到位,這車沒選錯!”
安全性是他提及的第一塊“金字招牌”。一次險情讓任建維記憶猶新:“有一次,經過一個大拐彎時拐得急,車輛側滑了一下,多虧咱這車安全系數(shù)高,不然的話就出事故了。”他告訴方得網,零一重卡將電驅橋與電池組集中布局于底盤后端的設計,能極大提升車輛行駛穩(wěn)定性。
成本賬是任建維轉型的關鍵考量。他的零一重卡百公里電耗120度,利用山西0.6元/度的夜間谷電充電,百公里電費僅72元。相較以往柴油車百公里30升油耗、180元的成本(柴油6元/升),每百公里節(jié)省108元。“單日運營300多公里,可省成本320余元。”
“我的車一個月跑1萬公里,就能省下能耗成本1萬多元,一年能省下12萬元。一年半省下的能耗成本,正好覆蓋電車與油車的差價。”即便在“活兒不好干”的當下,任建維也樂觀預估:“車運營成本這么省,我估計著兩年就能賺回車本。”
動力表現(xiàn)也讓任建維非常滿意。零一重卡搭載自研雙電機,857馬力輸出澎湃,0-80km/h加速僅需29秒;匹配全球首款量產四合一集成電驅橋(零一矩石電驅橋),系統(tǒng)效率高達92.7%,輪端扭矩達48000Nm。
任建維對動力系統(tǒng)的智能切換設計贊不絕口:“空載節(jié)能模式,重載爆發(fā)力無縫銜接,一個按鈕就搞定,省心又省電。”同時,駕駛室的精心設計也超出預期:“操作臺布局合理,開久了也不累,細節(jié)處都透著用心。”
積極化身品牌宣傳員
任建維駕駛零一重卡跑在路上時,這輛設計獨特的電動重卡常引來同行好奇的目光。每到這時,他便積極化身品牌“免費宣傳員”:“我走到哪,就把零一品牌推薦到哪。把咱車的好處、優(yōu)越性,都說給他們聽。”
讓任建維自愿成為零一重卡的“免費宣傳員”,除滿意其產品性能外,還滿意于其超預期的服務體系。“只要你提出一點兒產品問題,人家就在最短時間內主動聯(lián)系你處理。”他分享了一次經歷:車輛高壓系統(tǒng)突發(fā)故障導致斷電,他本以為配件短缺至少要耽擱三五天,甚至做好了停工索賠的準備。但售后團隊爭分奪秒,竟在當天下午便修復好車輛。
他對零一售后服務體系,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——他們對待客戶有著“毫無瑕疵”的責任心,“只有你想不到的,沒有人家做不到的”。
同此可見,任建維從謹慎的“嘗鮮者”到積極的“義務宣傳員”的轉變,正是零一重卡用戶口碑最真實的體現(xiàn)。他的案例表明,在電動重卡這條新賽道上,選對可靠且經濟的車型,不僅能有效應對當前低運價困境,更能為運輸人打開降本增效的新局面。
零一重卡的首批用戶實踐,無疑為仍在觀望的同行們,提供了一個真實、可參考的樣本。